产业 要闻 文化 企业 理财 保险 消费 公司 区域 创业 责任 时评 调查
首页 > 财经频道 > 理财投资 > 正文


贵州证监局加强辖区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监管 将适时进行现场检查

时间:2019-02-16 09:01:21   来源:证券时报网

[导读]贵州证监局15日消息,贵州证监局采取多项措施,加强辖区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会计监管。贵州证监局将商誉余额较大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项目列为重点类进行监管,对3家商誉较高的公司约谈财务总监、董秘及签字会计师,了解公司2018年整体经营情况、商誉涉及资产的运营状况。贵州证监局将结合年报监管等工作安排,适时对辖区上市公司商誉减值进行现场检查。

贵州证监局15日消息,贵州证监局采取多项措施,加强辖区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会计监管。贵州证监局将商誉余额较大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项目列为重点类进行监管,对3家商誉较高的公司约谈财务总监、董秘及签字会计师,了解公司2018年整体经营情况、商誉涉及资产的运营状况。贵州证监局将结合年报监管等工作安排,适时对辖区上市公司商誉减值进行现场检查。

【相关报道】

商誉减值潮来袭 中小创年报业绩双双跌落

据相关统计,中小板公司2018年的商誉减值规模约为350亿元,创业板则可能达450亿元。若剔除商誉减值因素,2018年中小板业绩较2017年下降7%,创业板业绩较2017年下降11.5%,降幅均明显收窄。

从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看,上市公司纷纷选择大幅度计提商誉减值,用牺牲2018年利润的方式换取后续利润稳定。

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在2019年1月末集中发布,多家上市公司预告业绩下滑甚至亏损,导致A股出现了2016年二季度以来首次业绩负增长,尤其是中小创板块盈利缩减明显。根据已发布的业绩预告,中小板业绩下降17%,创业板业绩更是大降47%,商誉减值成为上市公司2018年度业绩骤降的重要原因。

当前的业绩预告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中小创在2018年的利润状况,同时能够较大程度反映A股的整体业绩情况。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积累的高商誉,在业绩对赌期限来临时集中暴露风险,使中小创利润严重受挫。伴随商誉会计处理持续完善,减值风险逐步缓释,成长股表现仍值得关注。

中小创利润出现负增长

截至2019年1月31日,共有260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及快报,中小板、创业板基本披露完毕,主板披露率近50%。

在已披露的预告中,预计盈利持稳或上涨的公司多于预计盈利下滑或亏损的公司,但中小板和创业板盈利下滑及亏损的公司占比较高,均超过了三成。受此影响,主板上市公司2018年业绩仍维持正增长,中小创业绩则大幅下挫,26个行业当中,有11个行业业绩增速为正,15个行业业绩增速为负。

具体来看,中小创年度业绩增速排名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商贸零售、钢铁和餐饮旅游,排名后三位的行业为传媒、有色、机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创业板中仅有医药、轻工制造、基础化工三个行业业绩正增长,其余行业业绩都呈现大幅度负增长态势,电力及公用事业、家电和传媒三个行业甚至出现了全行业亏损。

中小板方面,共922家上市公司在1月31日前披露了年报预告,披露率为99.7%。海通证券以披露年报预告的公司为样本,计算出2018年中小板全体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下降17.2%,该数据在2018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为14.6%和8.5%;中小板指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长12.6%,该数据在2018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为24.4%和16.5%,即中小板全体和中小板指业绩增速均较三季报回落。

创业板方面,共741家上市公司在1月末披露了年报预告,仅1家公司未披露。根据已披露年报预告的公司数据,2018年创业板全体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下降46.5%,2018年二季度和三季度为同比增长8.1%和1.5%;创业板指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下降18.9%,2018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则为8.2%和1.1%,由此可见,创业板业绩下滑更加显著。

商誉减值风险全面暴露

中小创上市公司2018年业绩增速双双跌落,部分公司商誉资产减值导致的一次性亏损,成为拖累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

自2012年以来,上市公司商誉规模一直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商誉规模达到1.45万亿元,占上市公司净资产的比重为3.7%。其中,中小板商誉规模3775亿元,创业板商誉规模2762亿元。

据中信建投证券进一步测算,传媒、医药和计算机行业的商誉总额居前,如传媒行业的商誉规模占净资产的比重超过20%;机械、传媒、石油石化行业的商誉减值损失居前,其2017年的商誉减值损失占业绩的比重超过10%。

为强化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证监会在2018年11月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要求上市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发生资产减值的迹象。对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公司应当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商誉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国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中小创板块业绩全线下跌源自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热潮带来的巨额商誉累计,绝大多数公司在3年业绩对赌期限到来时业绩不能达标,不得不进行商誉减值。

由于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会直接抵减当期净利润,随着2018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浮出水面,商誉减值风险集中暴露。据相关统计,中小板公司2018年的商誉减值规模约为350亿元,创业板则可能达450亿元。若剔除商誉减值因素,2018年中小板业绩较2017年下降7%,创业板业绩较2017年下降11.5%,降幅均明显收窄。

具体到个股,例如中小板公司大洋电机2018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0亿至21.5亿元,预计年度亏损21亿至23亿元;创业板上市公司珈伟新能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3亿元,预计年度亏损19.5亿至19.6亿元。

高商誉股业绩仍面临考验

伴随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的集中释放和会计监管趋严,未来商誉风险或将逐渐缓释,但中小创的业绩走势仍然面临多重考验。

2019年1月,财政部会计委员会发布《关于咨询委员就商誉会计处理研讨意见的说明》,对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进行了讨论,认为商誉后续会计处理应该采用摊销办法。

从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看,上市公司纷纷选择大幅度计提商誉减值,用牺牲2018年利润的方式换取后续利润稳定。在业内人士看来,采用商誉摊销后,上市公司会更加谨慎对待超高溢价收购的行为。

招商证券分析认为,在诸多上市公司主动在2018年年报阶段计提商誉减值的背景下,预期会有更多拥有较高商誉的企业一次性出清虚高的商誉资产,为未来几年围绕主营业务发展的业绩成长营造良好基础。

“目前成长股的商誉风险已经全面暴露,未来会持续多久仍有待观察。”西南证券分析师朱斌指出,2018年中小板和创业板计提的商誉减值占相应板块商誉总量的9.3%和16.4%,未来需要持续跟踪相应大商誉公司的业绩表现及行业景气。

朱斌同时表示,虽然2018年相当多上市公司经历了商誉减值,但很多公司的主营业务并未受到相应的影响,甚至有所增长。在商誉减值的风险冲击过后,这些公司有望轻装上阵,股价得以恢复性上涨。

首创证券研究认为,随着商誉减值的集中出清、业绩预期修复以及美联储加息缩表节奏放缓等,成长板块的配置优势阶段性显现。

华泰证券分析师陈莉敏则对商誉减值后的企业前景持一定担忧,认为剔除商誉减值损失的影响,中小创净利增速依然处在下行通道。他表示,即便商誉账面价值减记归零,相关企业依然面临两大风险。一方面,商誉作为企业并购时确认的资产,体现的是并购资产未来盈利能力的当前折现,资产是企业未来收益的来源,当商誉减值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也在下降;另一方面,子公司商誉减值清零后,其存货、应收账款等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随着经营业绩下行,也可能面临计提减值损失的可能。(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延伸阅读>>>

超300家上市公司业绩爆雷 计提商誉减值占比逾六成

商誉减值风险为何集中暴露?已有两百余家公司业绩受其影响!

商誉减值“比惨”浑水摸鱼还是谨慎计提?董秘节后紧急赶工应对问询函

编辑:zmh

关键字:商誉减值公司业绩上市2018年贵州证监局中小板创业中小创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