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天津 > 正文


天津锅巴菜虽有标准 买家认味道不识标准(图)

时间:2019-03-02 08:43:34   来源:每日新报

[导读]“标准”味道 探访津城早点铺 卖家大同存小异 买家认味道不识标准(图) 单炜炜 吴非 王伟

摄影 周小迪

天津“锅巴菜标准”出台后,商家和顾客有何反映呢?记者走访了天津几家“锅巴菜”名店、社区小店和顾客,对于标准的反映不一。有商家表示,标准比较泛泛,但一些诸如柳叶状的特性也很难达到;对于热议的花生酱,其实很多商家的“传统用料”就是花生酱;也有更多人提醒,更应该注重食品卫生……

2月25日 7:00

大福来总店

手工切忙不过来

柳叶状有点难度

早晨7点,大福来总店的门口已排起了队伍。提起锅巴菜标准出台,大多数客人的反映是:还真没太注意。

大福来负责人刘齐倒是了解到近日锅巴菜标准出台一事。在他看来,标准更多是一种大方向上的引导和要求。

“作为正规企业,我们可以依照标准来完善我们自己的标准。比如说主料就得是好绿豆好米,像米我们用的就是过去小时候讲的‘老米’,因为有些米摊出来锅巴发黏,有些摊出来就发散,这都是比较关键的。”而标准中提到的锅巴“仿柳叶形状的长条”,刘齐直言不讳,这的确是过去老锅巴的要求,“我们以前手工切,到现在参加活动也是手工切,但平时手工切真是切不过来。机械化生产要是改为柳叶状确实有难度。”手工摊出来的锅巴比机器出来的味道更细致,不过机械化更要求标准化,也有好处——机器摊锅巴,米不好不成个儿,原料不好机器根本不走。刘齐也认为“磨成粉”的说法不容易普及。

“锅巴菜吃的是两项:一个是锅巴,一个就是我们所讲的大卤小卤。有些个体小早点部锅巴并非自己生产,统一尺寸如何实现?所以针对他们就谈不上锅巴本身制作的标准。”

小卤即为底料,底料的标准往往千人千面,每家也有自己的所谓“机密”配比。比方说大福来锅巴菜辅料中有一道通过腌制处理而成的香干,“不多,起到的是提味儿作用,是我们的一个特色,这就属于标准之外的各家的差别了。”大福来自有的一套标准只针对内部,不对外公布。“有些店甚至都没有小卤,拿葱呛锅,标准里面提到卤汁,说到要选择质量合格的葱、姜、酱油、淀粉,但真正做卤子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儿,有很多讲究。”关于“花生酱”,刘齐说不存在太大争议,“调麻酱的过程当中,包括其他辅料,各家标准也不一样。比如调麻酱水调还是油调?酱豆腐拿什么澥?有时也要看所在区域的老百姓的口味。”

3月1日 9:00 真素诚 玉泉路店

调味秘诀在五香粉 辅料用纯花生酱

上午9点,真素诚玉泉路店又迎来了一拨买早点的顾客,锅巴菜依旧和馃子、牛肉烧饼、浆子、面茶等有着不同的组合搭配,“再来点辣子”“不要香菜”这些口味要求,也时不时地在顾客和服务员之间交流着。

记者遇到巡店的真素诚老板刘亚茹,向她询问是否知道天津新出台的“锅巴菜”的标准,刘亚茹表示目前暂不知情,但对于“标准化”她并不陌生,她说,从她父亲开始已经总结出每次配料多少,比如一桶卤子需要多少盐、酱油什么的,他以搪瓷缸、大勺计量,算是最早的标准化了,“我们后来用秤计量和配比。”她告诉记者,由于制作人不同,制作时间不同,从理论上来说是有口感的差异。但用料统一,配比固定,标准化将这种差异尽量压缩,“美味相对恒定,才能得到认可。”

记者向她简单介绍了“天津标准”中的一些参考数据,其中对于“锅巴”面糊制作是把磨好的干绿豆粉和米粉秤至适量按7:3的比例配置,刘亚茹说,自己家的面糊也是按照这个比例进行的,但“3”用的不是米粉,而是面粉。刘亚茹说,真素诚调味的秘诀在于有自己调配的“五香粉”,这是自己独特口味的秘诀。

对于网络上很多人惊讶为什么用“花生酱”作为辅料,刘亚茹说,其实真素诚用的就是纯花生酱,“我们经过比对,最终选择用花生酱是更加提味。”作为从业者,刘亚茹认可标准化给自身生存、发展带来的好处。对于新出台的“锅巴菜标准”,她认为还是要通过市场来检验,在食品安全保证的前提下,“老百姓是不是爱吃和能不能让商家赚钱,这是‘标准’是否站得住的最基本标准。”

2月26日 7:30 隆昌路祥通锅巴菜

标准应维护食品安全 顾客认可特色味道

在隆昌路祥通锅巴菜店,7点半时,排队买锅巴菜的人已经排到了路边。“没听说什么标准,真都统一标准,我觉得就没有特色了。”一位正在吃锅巴菜的顾客说。“我倒是听说了,但这个和我们吃早点的有什么关系呢?”旁边的一位顾客也说道,“我们吃的一个是离家近方便,一个是味道好。”

“标准的一些要求是为了维护食品安全,其实我们之前也都做到了。”店内的一位负责人说,“像我们做的锅巴也是有自己的比例,这个当然是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所得。”他说,炒底料用的葱姜都是定点采购,东西都有一定的标准,起码得看着漂亮。而且,炒底料不能惜作料。每次炒底料都得用大量的葱,只能用葱白才出味。

标准中有锅巴、辅料以及卤汁的详细要求和制作方法,可谓“事无巨细”,但商家毕竟有自己的制作习惯和方式,顾客也吃的是这家店的特色味道。

2月28日 9:15 大王庄两家早点摊

考虑成本花生酱便宜 习以为常

在河东大王庄两个早点铺,在其中一家用花生酱作为调料的店里,记者依旧能听到顾客说“再来一勺麻酱”的要求,而店主也并未强调,自己用的是花生酱而不是麻酱。同样是上午9点15分,两家小区早点铺,锅巴菜卤汁基本已快见底。其中,用花生酱的老板告诉记者,自家选用花生酱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比麻酱要便宜,“小区里卖早点,肯定得便宜,成本是必须要考虑的。”他在后来告诉记者,其实很多老顾客是吃出来这是花生酱的,不管是习以为常了还是认可自己的这种口味,都没有人会在意究竟是什么酱了,所以很多时候自己也不会去解释,用的什么酱。

另一家早点铺的老板娘是河南人,她说自家用的是纯正的芝麻酱,但“必须用油炒一下,才能出味”,细问如何学来已经选用各种调味,她说,都是自己琢磨的而且反问:“你们天津的传统,不都是用芝麻酱嘛。”

“不知情”或者“习以为常”的还有,这个酱同样是老豆腐的主要调味配料之一,而且所谓“锅巴”都是从别处进货的。记者也遇到表示得知“锅巴菜”标准的年轻人,在他们看来,也就是讨论一下麻酱还是花生酱问题,有人甚至说,也没有可议论的啊,这些标准是制作工序,对于配比量什么的,远没有“具体放几个鸡蛋”“尺寸大小”给大家有发挥的空间多,甚至对锅巴菜本身没有兴趣的也大有人在,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更希望在标准上能看到对于“食品安全”甚至“建议价格”的一些说法。

口味、品质、成本,已不仅仅为餐饮从业者所关注了。

3月1日8:00

至美斋总店

锅巴三卤汁占七

最好吃是水磨的

上午8点左右,至美斋已经是第二拨客人用餐了。至美斋相关负责人刘忠敏关注了这一新闻,“内容当时也大概看了下,其实我感觉和之前的煎饼馃子标准有异曲同工共之妙吧,细节方面都没有提出太多,锅巴、卤子的标准很多细枝末节都没谈及,尤其锅巴面糊的配比,真正好的锅巴是水磨的,这个标准个人认为也挺关键。”

刘忠敏认为,锅巴菜有点类似于北京的豆汁,“本地人爱,外地人难接受,所以锅巴菜不容易走出天津市,因为要常吃常品,才能慢慢‘上瘾’。”

天津锅巴菜好吃与否,他觉得锅巴占三成,卤占七成,同时,标准里没有特别反馈出油料的特征,他猜想或许也是出于保护配方的考虑,“还是有点泛泛了。摊锅巴的温度悬殊也有点大,应该按照标准做误差小才对。”

2月27日

8:30 马记锅巴菜

外地从业者不少

完善卫生有意义

8点半,重华大街的马记传统锅巴菜早点铺,夏天几乎每天排队,每年从五月一日到十月一日之间生意最好。“我还真听说锅巴菜出标准这事儿了,哪家好吃?楼下那家!”

马记老板是山东人,没听说锅巴菜团体标准这回事儿,也觉得和自家经营关系不是特别大,“一个人一个手法,尤其调出来的卤子口味各不相同,j基本八九不离十。但锅巴是多年上货的供应商,我们一直选高档,客人吃十多分钟这碗锅巴不能泡烂了。”偶尔有会吃的主儿问马老板锅巴是不是自己做、安不安全,他都直言不讳是进货而非自制,“不敢不卫生,监管很严。”

锅巴菜后期辅料的添加,在马老板看来更多是客人口味上的一种选择,“现在芝麻酱和花生酱基本都是按比例调和,一苦一甜,刚好中和。”有网友调侃团体标准中关于卤汁加工、制作需要将辅料放入油锅中炸制3小时左右的说法,马老板解释,这一条确实没什么毛病,但熬制用时没有标准中写得那么长,出味就行。”老板说,店里流动客人没那么多,老客人多。其实在天津的外地人干的锅巴菜早点铺不算少,我觉得有这个标准,对于我们来说,看看无妨,但不会改变我一贯经营的方向和习惯,完善卫生安全还是挺有意义。”新报记者 单炜炜 吴非 王伟

编辑:zmh

关键字:锅巴标准大同存小异花生酱我们自己顾客对于味道记者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