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 正文


从警30年,她要让验毒像测酒驾一样方便

时间:2019-07-03 10:42:56   来源:科技日报

[导读]从警30年,她要让验毒像测酒驾一样方便第二看台本报记者赵汉斌7月1日,是云南警官学院副教授文云波从警30年的日子。这也是她与毒品斗争的30年。文云波的战场不在一线,而是在后方实验室。前不久,文云波收到了一份祝贺她从警30年的“礼物”:由她率队研发的氯胺酮、苯丙胺类毒品检测新材料即将在全国推广应用,这也为公安战线扫毒、除毒再添一柄利剑。

 

第二看台

本报记者 赵汉斌

7月1日,是云南警官学院副教授文云波从警30年的日子。

这也是她与毒品斗争的30年。文云波的战场不在一线,而是在后方实验室。

前不久,文云波收到了一份祝贺她从警30年的“礼物”:由她率队研发的氯胺酮、苯丙胺类毒品检测新材料即将在全国推广应用,这也为公安战线扫毒、除毒再添一柄利剑。

完全没想到会干这一行

30年前那个夏天,文云波从华中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进入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侦查技术科,从事刑侦技术工作。“那时,我完全没想到会干这一行,也没想到一干就是30年。”

刚从警没几年,文云波就遇到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案件。

那是1997年冬日早晨,昆明市内一条小街边,有群众报案称发现一具男尸,经现场勘查,死者无外伤,且死因不明。民警通过其手臂上的针眼判断,此人可能死于毒品注射过量,但这一推测需要技术鉴定。

这项任务交给了文云波。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过检验发现此人体内有大量吗啡残留物,且达到致死量,从而为判断死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这只是文云波参与缉查的3000件案件的缩影。30年来,她出勘现场超千次、主导千克级案件毒品检验近400起……

“那些年,文老师很拼命,成天不是在勘查现场,就是泡在理化实验室,家都基本顾不上。”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技术室主任马卫民说。

研发高特异性吸附材料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禁毒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讲起我国当前的禁毒形势,文云波一脸沉重。“近十余年来,毒品种类逐渐从传统以海洛因毒品为主,转变为以氯胺酮、苯丙胺类毒品等新型合成毒品为主,这给我国禁毒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云波解释道,我们常听到的冰毒即甲基苯丙胺,是苯丙胺类毒品中常见的一种;氯胺酮就是常说的“K粉”。在一线缉毒工作中,亟须在短时间内对毒品、吸毒人员体内毒品进行准确的检测。此前,国外的进口检测材料很贵,而且只能检测一种毒品,难以满足前线禁毒工作的要求。

2007年6月,文云波被引进到云南警官学院,从事刑事科学技术教学、科研工作。而后,她申报了关于氯胺酮、苯丙胺类毒品的快速分析检验研究项目。

近5年,文云波联合云南大学教授曹秋娥团队,基于生物抗原抗体作用原理,制备出一种同时对氯胺酮、苯丙胺类毒品有高特异性吸附作用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同时,该材料操作方便,而成本只要进口材料的一半。

经专家验收后,文云波团队小批量试制了这种材料,并将其投放至江西上饶、黑龙江齐齐哈尔,以及云南玉溪缉毒一线,多地的应用效果都达到了预期。

攻克“第三代毒品”检测难题

如今,文云波把目光投向“第三代毒品”。

她介绍道,不同于人们通常所了解的海洛因、大麻等传统毒品和冰毒、摇头丸等合成毒品,目前,俗称为“第三代毒品”“实验室毒品”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借助网络和现代物流技术,大有泛滥之势。这种毒品一次使用便可成瘾,尤其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文云波说,新精神活性物质被制成种类繁多的“新产品”,且不在管制目录范围内,使得这种毒品犯罪活动更趋隐蔽、打击难度更大、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这类毒品原体和代谢物的最佳测定时间较短,而一些半导体纳米材料或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这也将是未来文云波的研究内容之一。

“无论毒品变成什么样,我们都要把它抓出来。”文云波说,她希望通过新组建的人才团队,并联合业界在不久的将来攻克这一类毒品的检测难题。

“我的理想是,攻克毒品现场检测设备便携化、工具化的难题,让毒品现场检测就像酒驾现场检测那样方便,为一线缉毒警更快地缉拿罪犯,提供技术支持。”文云波说。

编辑:zmh

关键字:毒品云波验毒测酒30年检测氯胺酮苯丙胺类材料一样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