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教育 > 正文


体育老师跨界念起“种菜经”

时间:2020-01-22 09:43: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导读]腊月二十二,天寒地冻,外面天已擦黑,栗建广在屋里却待得不踏实,心里总有点事放不下。顶着寒风到村里蔬菜基地的仓库转了一圈,确认一切安

腊月二十二,天寒地冻,外面天已擦黑,栗建广在屋里却待得不踏实,心里总有点事放不下。顶着寒风到村里蔬菜基地的仓库转了一圈,确认一切安好,他才放心回屋,“这儿的东西一共值10多万元呢,村里每月给我发500元让我照看好了,可不能有啥闪失”。

对栗建广所在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周顶屯村来说,这个种植面积100亩的蔬菜基地是不折不扣的宝贝。

2019年,靠投资分红和在蔬菜基地打工,周顶屯村不少村民家里增收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给村民分完红,又用卖菜的收益给“五保户”发了补助,村里账上还多出近5万元。

就拿栗建广来说,他家里有5亩地交给了蔬菜基地使用,一年能拿5000元分红,余下10多亩地则转包了出去。栗建广平日在蔬菜基地帮忙,忙时每月工资3000元,闲时每月也有500元收入,一年的收入算下来比过去翻了一番不止。

“扶贫队给村里带来的都是好事儿,尤其是王书记,对咱们真不错!”栗建广乐呵呵地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栗建广口中的“王书记”,指的是桥东区教体局驻周顶屯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王利生。

2018年到周顶屯村驻村扶贫以前,这位担任桥东区卫华小学体育教研组组长和全区学科带头人的优秀体育教师,对农村可谓一无所知。扛起担子后,王利生一头扎到村里,与同伴们摸爬滚打、走村入户,很快就跟村民打成一片。

村里的蔬菜基地,就是王利生带着工作队员和村民们建起来的。

过去,周顶屯村没有别的产业,全村6000亩地种的几乎全是玉米,每亩纯收入只有六七百元,蔬菜基地种菜则可以带来每亩地至少5000元收入。两相对比,好处显而易见,然而,村民们最初却不是这样想的。

“我们建这个蔬菜基地就是想引导村民改变观念。”王利生说,一开始,种了一辈子玉米的村民说啥都不相信自家地里能长出葫芦、豆角这些“细菜”,也不相信种了菜能卖出去。

为了说服村民,王利生打了包票:挣到钱大家一起分,赔了钱也能保证村民拿到在蔬菜基地打工的工资收入。

2019年5月,建蔬菜基地的事终于走上了正轨。除了村民入股,王利生又四处借来2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村里“村企联盟”流转的100亩土地成了种植基地,先后种植了40亩大葱,40亩豆角和20亩茄子、西红柿、辣椒等蔬菜。

从播种、施肥、除虫到分拣、打捆……对这个缺少农活经验的团队来说,每个环节都要边干边学。

从蔬菜收获后的销售过程,就可以窥见其中的辛苦。蔬菜上市的7月中旬到10月初,王利生每天晚上8点多和队员、村民把蔬菜摘好装车,半夜就要从村里出发,赶到20多公里外的蔬菜批发市场等着商贩前来收购,一直到早上7点多收摊,几个月里每天如此往复。

晒黑了、变瘦了,驻村两年来,王利生从城里的“教书先生”变成了地道的农民,谈起自己的“种菜经”头头是道。

“他家里孩子小,爸妈身体也不好,自己血压还高,真是太不容易了。”桥东区教体局局长郭丽宏说,王利生驻村扶贫以来,经常整月不着家,不仅他自己,连家人都跟着付出了太多。

“看到村里和村民们得到实惠,所有的付出都值了。”说起自己的辛劳,王利生轻描淡写一语带过。

对周顶屯村村民来说,生活的变化不只是收入提高了。在各级政府支持和驻村工作队多方筹措下,几年下来,村里的土路完成了硬化,旱厕改成了水厕,道路更干净了,通过危房改造,一些村民家里一下雨就有倒塌危险的窑洞不见了……如今,周顶屯村已整体实现脱贫摘帽,正步入提高巩固的发展新阶段。

发生在村民们观念上的变化更让人感到欣喜。“哪天王书记他们走了,菜我们也要接着种,书记领的路我们要继续走下去。”栗建广的话代表了村民们的心声。

“有了这次尝试,我们更有信心了。”谈起未来,王利生满怀憧憬,“今年把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亩,让村民收入至少翻一番!”

(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周飞 易鑫 周洪松 李澈 单艺伟 任赫 执笔:李澈)

编辑:zmh

关键字:村民蔬菜王利生基地村里栗建周顶屯村体育收入老师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