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要闻 文化 企业 理财 保险 消费 公司 区域 创业 责任 时评 调查
首页 > 财经频道 > 深度调查 > 正文


兴业研究:没有风口 企业未来靠什么?

时间:2019-01-03 08:02:55   来源:网易财经综合

[导读](原标题:没有风口,企业未来靠什么?)来源:兴业研究林莎兴业研究分析师乔永远兴业银行首席策略师摘要:2018年是商业模式的重大拐点,只要“处于风口就能起飞”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资本开始重新审视企业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拐点是由宏观环境的三重变化驱动。一是去产能从传统行业蔓延到新兴产业;二是负债驱动资产的扩张模式难以继续;三是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开始受到质疑。

摘要:

2018年是商业模式的重大拐点,只要“处于风口就能起飞”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资本开始重新审视企业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拐点是由宏观环境的三重变化驱动。一是去产能从传统行业蔓延到新兴产业;二是负债驱动资产的扩张模式难以继续;三是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开始受到质疑。数据来看:第一、初创企业数量断崖式下跌:2018年前三季度仅1022个,而过去高峰期是16239个/年;第二、传统产业融资出现较大幅度收缩:2018年以来,单季工业企业财务费用从3230.3亿元(同比4.9%)下滑到2852亿元(同比-15.6%);第三、新兴产业出现风险投资资金紧张。2018Q3的PE/VC的募资规模为1584.54亿元(同比-67.17%);退出金额则达到843.34亿元,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高。

2019年如何演绎:企业从依赖风口转向依靠打破自我边界。在需求增长乏力、资本扩张受到约束、资金对企业盈利要求上升的背景下,外部压力倒逼企业转型。展望2019年,打破边界是商业模式变革的主旋律。

第一、打破增长模式边界:从市场驱动的模式创新转向技术驱动创新。对照来看,BAT研发和资本投入仅相当于美股科技巨头1/3左右,增速则高于美股(BAT均值约60%,FAANG均值32%),2019年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二、打破市场空间边界:主动延伸流量边界。流量来源:下沉市场到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转型To B服务,预计2020年B端设备可达204亿个(年化增速46%)。

第三、打破行业及要素边界: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加速融合。数据成为高技术企业赋能传统产业的全新生产要素。2018年全球产生数据量约33ZB,2019年后将大幅上升,到2015年全球数据规模达175ZB(超过2018年的5倍)。

哪些领域最可能有惊喜:掘金制造业、“三新”产业和产业互联网。沿着企业三条商业模式转型道路:科技驱动、流量延伸和数据化融合,2019年重点关注三条主线。第一、政策红利催化下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关注5G商用、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第二、资源集中后的“三新”产业:尤其技术投入占比高、知识产权数量大、规模优势明显的高科技企业头部公司优势会进一步凸显;第三、跑对赛道布局产业互联网的To B服务商:重点关注技术、数据或者资源壁垒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的细分领域龙头。包括:金融科技、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率先布局云计算、AI的互联网企业。

2018年的三大主导逻辑

2018年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发生了三点重要的变化。一是去产能从传统行业蔓延到新兴产业;二是负债驱动资产的扩张模式难以为继;三是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商业模式从门庭若市走向门可罗雀。这三个变化的背后是主动去杠杆和经济增速放缓。

企业发展模式随之而来开始“纠结”:第一、去产能开始在新兴产业出现,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的人口流量红利见顶制约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空间,BAT巨头盈利增长乏力,初创企业数量经历断崖式的下跌;第二、全社会负债水平遇到瓶颈,难以大幅度扩张,传统行业融资额持续下降,新兴产业的风险投资趋紧;第三、共享经济经历了2016-2017两年的高速发展,2018年上半年的共享概念从共享单车延伸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汽车等,下半年以来陆续出现融资困难、集中挤兑等问题,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致看好预期被打破。

一、去产能从传统行业蔓延到新兴产业

2016年以来,供给侧改革主要发生在过剩产能行业,核心是适应需求端变化,调整落后产能,优化供给端结构。今年以来,供给端收缩也开始发生在新兴产业,核心驱动力是需求端增长的乏力导致供给端被迫收缩,是一个被动去产能的过程。

2010年以来受益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口红利,互联网企业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伴随着流量红利见顶,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受限。2016年开始,中国网民增速维持在3%左右水平。2018年上半年网民仅仅增加了不到2900万人,较之8.02亿人的增长仅3.8%。网民数量高速发展时期已经过去,C端客户数量带来的人口红利已经难以支撑互联网消费领域的增长。以网络购物为例: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购用户3560万人,同比增长10.92%,创下2008年以来最低增速水平。

流量红利见顶的背景下,行业巨头BAT盈利增长乏力,具备高速成长潜力的初创企业数量开始断崖式下跌。一方面,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增长高点在2017年下半年,2018年以来明显下滑,最新财务数据延续低迷增长趋势。BAT的营收和净利润普遍从2017年下半年的高点开始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阿里巴巴的营收同比增速在2018年Q1/Q2一度下降到负值-28%/-41%;腾讯的营收同比从2017年的峰值61.09%下滑到2018Q3的24.11%,净利润同比从97.52%下滑到29.58%;百度的净利润同比从156.25%下滑到55.94%。另一方面,IT桔子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5年,每年新成立的互联网公司数量翻了接近一倍,从8959个增加到16239个;而2016年以来数量持续锐减,2016/2017新增数量分别仅8272/6005个,而到2018年前三季度,新增数量仅1022个。

二、负债驱动资产的模式难以为继

主动去杠杆的背景下,全社会负债增长开始出现瓶颈。从宏观负债率来看,2011年起,中国宏观负债率加速上升,2016年超过美国后开始企稳,目前中国宏观总债务占GDP比重约261%;而美国宏观债务率从2009年至今都维持较为稳定的水平,并在近两年有所下滑。整体来看,中国整体的负债水平已经很难有比较大规模的增长。从融资数据来看,伴随着主动去杠杆,表外非标融资出现大幅度下滑,表内融资规模增长不乐观,社会负债增长遇到明显瓶颈。

传统产业的融资出现较大幅度的收缩。从工业企业财务费用来看,2018年以来,单季工业企业财务费用从3230.3亿元降到了2852.7亿元,同比增速从4.86%下降到了-15.57%。在去杠杆的背景下,资金面相对趋紧带来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双重上升,企业融资规模出现大幅度收缩。

新兴产业的风险投资出现资金紧张问题。2018年三季度PE/VC募集金额大幅下降,规模为1584.54亿元,环比-65.26%,同比-67.17%;退出金额843.3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较之2018年前两季度的退出规模217.7亿元和257.5亿元相比大幅上升。由于募集资金大幅下降叠加风险投资需求持续保持高位,2018年三季度的净现金流为-1314.4亿元,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考虑到当前PE/VC的净现金流为21987.4亿元,考虑到今年以来新增投资额相对稳定,若以今年前三季度投资额的均值来算,未来维持每季度新增投资3000亿元的水平,若无新增募集资金,2020年存量风险投资资金就会消耗殆尽。

三、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商业模式从门庭若市走向门可罗雀

共享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于1978年提出,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之间的、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本质上是通过整合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等资源,提高交易双方的效用。

近几年共享经济在中国受到颇受关注,其发展也呈现典型 “抛物线”轨迹。以2016年的共享单车爆发为起点,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按摩椅等项目相继出现,大量的风险投资资本倾巢而出,共享经济在短时间内快速渗透至人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从融资情况来看,2017年共享经济融资额达2160亿元,以交通出行和生活服务为主,占比共计61.94%。从交易额来看,共享经济交易额2015/2016/2017年分别为19560亿元/34520亿元/49205亿元,年化增速达58.61%。

2018年伴随着资本退潮,共享经济市场开始行业洗牌。以共享单车“抛物线”式的发展势头为典型,资金争相出逃的困境也在其他共享行业快速蔓延。2018年4月美团收购摩拜,旷日持久的共享单车大战结束。这也成为一个共享单车急速转衰的拐点。前期滋养共享单车进行爆炸式扩张的资本开始变得紧缺。2018年年中开始,共享单车行业两大巨头之一的ofo负面新闻频发,“挪用用户押金”、“因拖欠款项被起诉”、“资金链条断裂”等传闻频频出现,11月开始爆发退押金潮流。截止当前,ofo退押金排队人数超1000万。极度缺钱却在市场竞争重压之下激进扩张,共享单车快速走向“凉凉”。

共享经济从门庭若市走向门可罗雀,引发市场对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思考。过去依靠“概念”就能实现融资,关注用户数量、产业市场占有率,而忽视商业模式前景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从资本争相涌入、创业企业“烧钱圈地”到资金退潮、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困境,共享经济的“凉凉”给风险投资资金敲响一记警钟。不仅共享单车,也包括所有共享企业,甚至以“商业模式创新”为营销亮点的企业,在2018年之后融资难度较之以往也将大幅增加。

2019年如何演绎:打破边界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外部环境变化推动企业行为模式随之调整。在需求增长乏力、资本扩张受到约束、外部资金对企业可持续性的盈利能力重视程度上升的背后,企业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展望2019年,企业需要主动转型以适应外部环境。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企业发展从市场驱动转向技术驱动,从模式创新转向技术驱动创新,打破固有增长模式的边界;第二、企业主动选择延伸流量触角,选择下沉市场或转型To B服务,打破固有市场空间的边界;第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加速融合,数据成为高技术企业赋能传统产业的全新生产工具,打破行业之间及生产要素的边界。

回顾2018年主导企业模式的三条主线:新兴产业被动进行供给侧收缩、去杠杆以来资金紧张在所有行业蔓延以及创新商业模式受到质疑,都在倒逼企业重新审视固有的发展路径是否存在问题。

一、从市场驱动转向技术驱动,从模式创新转向技术驱动创新

成长性最高、最受资本青睐的互联网企业在2018年开始感受行业寒冬。依靠市场驱动、模式创新而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企业以扩张换成长空间的模式难以持续,特别在人口红利见顶、市场资金供给不足的时期较为明显。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大部分创业企业是立足于满足市场现有需求点而进行创新,以商业模式创新或组合方式的创新为主。这意味着门槛较低,一旦某个需求领域被挖掘就会蜂拥而入大量的竞争者,资本也开始争相进入追逐风口;第二、模式创新形式相对简单,易于模仿,而大量初创企业主要以初期补贴用户,培养用户习惯为主。用户粘性有限、竞争壁垒不高,企业竞争模式以“烧钱圈地”为主,大部分的企业陷入即便资金紧张也要咬牙坚持扩张的境地,资金链条脆弱;第三、一旦市场渗透率达到一定程度,企业又没有探索出相对可行的盈利模式,资金退潮后处于风暴中心的初创期企业就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消亡。

新上市企业是一个有代表性的观察维度,以模式创新为主的独角兽企业在2018年遭遇上市遇冷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统计:2018年在A股、美股、港股上市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共23家,募集金额1390.12亿元,占全部新上市290家中国企业的募资金额的35.55%。第一、这些新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工业、医疗保健、日常消费等行业,占比分别达43.48%/30.43%/26.09%/8.70%/4.35%;第二、这些独角兽企业发行之后大部分经历了破发或股价的大幅下跌,相对发行价涨跌幅最大3家公司跌幅均超过50%,分别是汇付天下(-58.80%)/1药网(-56.07%)/51信用卡(-52.82%)。相对最高价跌幅的平均值为-40.39%,其中跌幅最大的是趣头条(-75.09%)/虎牙直播(-69.40%)/爱奇艺(-67.34%)。

这些企业大部分依靠在日常高频消费场景进行消费端革命,而短时间内快速崛起。客户群体以C端客户为主,解决市场个别需求点(如支付、旅游、直播、外卖)为核心,通过平台服务模式改善供需匹配效率。即便已经成为各自领域中的头部企业,这些公司在2018年市场景气度较差的时期依然难敌风暴。

对比美国经验,美国过去的行业巨头也是通过市场驱动、模式创新而崛起,但最终能在市场屹立不倒的核心是依靠技术创新。回顾过去几十年美股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1990年是IBM/埃克森美孚/通用/菲利普莫里斯/壳牌/百时美施贵宝/默克/沃尔玛/AT&T/可口可乐,集中在个人电脑、石油、汽车、通信等行业,主要是能满足工业化需求的企业具备构成头部公司;2000年是通用/埃克森美孚/辉瑞制药/花旗银行/思科/沃尔玛/微软/AIG/默克/英特尔,集中在汽车、石油、医药、金融、互联网、超市等行业,主要是能满足人的日常消费需求的企业构成头部企业;2010年是埃克森美孚/苹果/微软/伯克希尔哈撒韦/通用/沃尔玛/谷歌/雪佛龙/IBM/宝洁,集中在石油、科技、汽车、零售等企业,主要是能满足顺应互联网浪潮和满足人的消费升级的需求的企业构成头部企业;2018年是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伯克希尔哈撒韦/脸书/强生/JP摩根/埃克森美孚/沃尔玛,前六中有四个被FAANG占据,这些企业都无一例外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发展红利并率先选择布局,进行了大量科技投入。

回看中国,在红利见底、资金紧缺的背景下,行业洗牌加速。外部环境倒逼企业进行创新,对于这些依靠商业模式微创新而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技术创新是巩固竞争壁垒的有效途径。2019年企业模式转变的第一看点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竞争方式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会更受资本青睐。对比当前中美科技企业巨头的研发投入和资本支出情况,中国的BAT企业较之美国科技企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来仍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二、流量触角延伸:下沉市场和布局B端

2018年流量见顶背景下,新兴产业迫切面临拓展流量市场的问题。2018年以来流量市场已经出现了延展,主要体现在下沉市场和布局B端两个层面。展望来看,2019年这一趋势还会进一步加速。

(一)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的巨大市场规模和潜在市场空间

庞大的人口基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年末,一线城市人口数为7291.7万人,新一线城市为1.70亿人,二线城市为2亿人,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人口数为3.7亿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人口数已经超过一线城市人口数的5倍,也相当于二线城市的1.85倍左右。

待拓展的潜在空间:根据互联网女皇2018年报告:“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7.53亿,同比增长12%,占中国总人口超过一半,而一旦渗透率超过50%,进一步增长的难度较大”。相比来看,三四线城市的互联网企业产品渗透率则远低于一、二线城市的渗透率。

庞大的人口基数加相对为饱和的市场渗透率,下沉市场是一个较好的可选项。

以定位“农村包围城市”的快手和拼多多为例。2013年6月才开始转型短视频的快手,截止2018年10月,MAU已经超过2.6个亿,年化增速达到157%;而成立于2015年拼多多,在2017年依靠满足三四线城市、农村人口的购物需求,年GMV超过1000亿,对比淘宝、京东达到这个GMV所用的时间(5年和10年),拼多多的快速崛起几乎是奇迹。

(二)布局B端:B端的设备数量远超C端,效率提升空间更大

2018年以来,C端流量枯竭,B端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国内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始转型B端。BAT、京东、美团等开始关注转型B端之路。不管是百度的利用AI技术平台服务于B端的智能化转型,还是腾讯的探索产业互联网道路,还是阿里巴巴的布局阿里云数字生态,又或者是美团所喊出的“互联网下半场,从To C到To B”,互联网企业掘金B端的势头已经明了。

展望来看,B端市场的流量挖掘远没有结束,未来两年B端设备数量将翻一倍。我们在2018年12月10日的报告《棋至中盘: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中提出:2018年底,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33亿,而全球互联网网民数量约40亿,消费互联网(C端)连接终端数量约73亿。产业互联网连接的对象包括人、设备、工厂、软件、产品以及各类生产要素,其潜在连接设备的数量级别远超消费互联网。根据Gartner测算:产业互联网连接的设备(B端)数量在2016/2017/2018/2020年分别达到63.8亿/83.8亿/112.0亿/204.2亿。庞大的设备数量叠加有效的相互连接,产业互联网的潜在影响空间比消费互联网更大、范围更广[1]。

从实际结果来看,服务B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仅就工业互联网领域而言,根据《GE互联网白皮书》估算,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将创造82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约为全球经济总量的1/2。仅测算商用航空领域、燃气电厂、医疗保健、铁路交通和油气领域,若这些行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运作效率提升1%,预计在未来15年能节省2760亿美元。[2]

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加速融合,数据成为全新生产要素

在传统产业遇到效率困境和新兴产业遇到增长瓶颈的背景下,两者从颠覆走向融合是解决核心痛点的必然之路。过去,新兴产业依靠需求驱动、模式创新快速崛起。大部分时候新兴产业是在不断侵蚀传统产业的蛋糕。而当前,新兴产业也面临流量枯竭、增长困难的瓶颈。需要转型以实现突破。

以零售行业为例:传统零售与线上零售就经历了从颠覆到融合的阶段,逐渐迈向新零售的过程中,两者的边界将不再明晰。

历史:从纯传统零售到线上零售。中国零售业业态按照历史演变的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百货商店、超市大卖场、购物中心、电商、新零售。2004年以前,零售业态以百货商店为主,2004年百货商店面积占比连锁零售74%。伴随着海外超市巨头沃尔玛、家乐福在2000年前后开始进驻中国,百货商店的面积占比持续下滑至2007年的61%。2010年以后出现餐饮、电影院的购物中心业态;同时期,借助互联网红利发展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络购物规模占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10年的3.75%提升至2017年的21.98%。2017年开始,阿里、京东等电商企业,以及永辉等传统零售企业,开始探索“新零售”的发展方式。

新趋势:线上、线下业态融合,称之为新零售,指的是重构消费者、物、场景的零售业态。在传统线下零售规模见顶和电商巨头净利润持续下滑的双重压力之下,线上零售与线下零售加速融合。A股上市的百货与超市行业营收增速由2011年的23.32%与16.71%持续下滑至2016年的-0.45%与1.83%。传统零售增长乏力使其不得不选择扩张线上渠道:2011年5月,沃尔玛花费2000万元投资1号店17.7%股权,2012年8月持股比例达到51%。2017年11月高鑫零售引入阿里持股 ,而后旗下大润发接入淘鲜达的门店,推进线上的优鲜业务。阿里巴巴在过去三年净利率持续走低,2017年的净利率仅为2015年的1/3左右,而京东和拼多多仍在亏损,净利率未能实现由负转正。电商的线上业务增长趋缓也倒逼其开始布局线下业务。

“新零售”的两种融合形式:其一、电商主导,通过线下引流线上变现;其二、通过线上引流消费者到线下消费。第一种是电商主导,以阿里巴巴的盒马鲜生为例:2017年,阿里巴巴的孵化项目盒马鲜生发力开辟新零售市场,向全国重点城市扩张。盒马鲜生通过数据技术缩短采购流程,仓储、智慧供应链等技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助力线下门店与在线零售相融合;第二种是以永辉超市为代表,将线上流量引入线下。除超级物种外,永辉还推出了易鲜生活、超级U选、超级研习社、永辉私厨等业态。2017年,永辉超级物种线上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27.4%。永辉超市借助腾讯入股,通过APP以及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媒介,瞄准未使用电商的长尾用户以及更注重线下体验的电商用户,将线上流量导入线下新零售业态的实体店中。这使其营业收入在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

不仅零售行业,大量的传统企业都具备利用数字化赋能、提升效率的可能性。新兴产业的数据资源、技术优势是赋能传统企业的基础。数据会成为产业融合的重要生产要素,2019年会是数据量成指数级上升的拐点。根据Statista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数据量为26ZB,2018年将产生33ZB的数据量,2019年以后全球产生的数据量将大幅上升,到2025年,全球数据圈的规模将会是2018年的5倍还多,达到175ZB,年化增速达23.19%。

哪些领域会有“红包”:掘金制造业、“三新”产业和产业互联网

在市场环境、终端需求、行业格局等多重变化之下,从企业模式变迁的视角,展望2019年,重点关注三条主线。第一、政策红利催化下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第二、资源集中后的“三新”产业的头部公司;第三、跑对赛道布局产业互联网的To B服务商。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量到质

当前,制造业呈现出总量放缓、结构升级,逐步向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转移的趋势。2018年以来,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和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速维持在低点并持续下滑。从10月份数据来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同比为6.1%,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速为-19.02%,分别低于年初高点7.4%和-2.96%。结构上来看,2016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大幅度领先于整体工业增加值的增速。2018年前三季度,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8%和11.8%,而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仅为6.4%。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制造业成为未来行业发展重心。本次会议提出“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办法…推动过剩产能行业加快出清,提升产业链水平,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此外,本次会议制造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制造业被提及四次,在明年七大工作重心中的前两大都与制造业相关,具体包括: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二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意在推动我国建设成具备高质量、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的大型经济体,并在国内形成稳定而强大的市场。

政策红利催化之下,2019年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在制造业发展从量到质升级的过程中,沿着政策驱动和产业升级方向寻找主线,重点关注5G商用、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二、“三新”产业的头部企业

2017年全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29578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5.7%,对GDP的拉动作用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的增速为14.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9个百分点。其中分布在第一产业的经济增加值为5998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0.7%;第二产业的经济增加值为54253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6.6%;第三产业的经济增加值为69326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8.4%。

科创板渐近,或成2019年资本市场最大制度“红包”之一。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在12月19-21日的中央工作经济会议中,资本市场的建设被重点提出,其中包括“推动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12月24号,证监会发布2019年重点工作会议,关于科创板的建立被放在第一点,提出:“确保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改革,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12月25日,上交所发布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也把科创板放在首位并提出:“全力推动科创板改革和注册制试点尽快落地。按照“高标准、快推进、稳起步、强功能、控风险、渐完善”的工作思路,加快制定业务规则和配套制度,努力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创板市场,推动注册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样本。”

加速优胜劣汰,利好头部企业。根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上海市委书记李强11月20日前往部分金融机构,重点围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开展调研。会上提出:“要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重点领域,让那些具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企业真正脱颖而出。” 此外,考虑到科创板会淡化对盈利的要求,转而关注在技术独创性、产业前沿性、知识产权自主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三新产业中的头部企业,尤其是技术投入占比高、知识产权数量大的高科技龙头企业优势会进一步凸显。

2019年科技产业的行业整合也有望进一步加速。截止2018年12月26日,创业板中总市值低于2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136个,而今年年初总市值低于20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仅17个,壳资源的降低减少了被并购的难度。科创板推出后,更多优质的成长性科创企业逐渐上市,进一步加速推动壳公司的价值向均值回归。壳资源的大幅贬值将推动上市公司进行横向规模扩张或纵向产业链整合,尤其对需要具备规模效应的行业会更为明显。科技企业的优胜劣汰、资源实现有效配置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三、产业互联网的To B服务商

在消费互联网(To C)红利见顶之后,互联网产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已经转向产业互联网。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加速融合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需要依赖大数据、技术提升效率率先转型服务B端需求,使之更好服务C端客户,这样的企业才具备更大的成长空间。新兴产业的To B服务逻辑是通过融合促进转型,在产业链上进行创新,实现内生增长、改善自由现金流和利润。最具潜力的两大B端企业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产业。服务业通过与新兴产业的融合,重塑消费体验,改善服务质量;制造业通过与新兴产业的融合,核心在于提高效率,实现智能制造的升级。

符合下列四个特征的领域,产业互联网To B服务商的市场空间较大。1)产业下游企业数量:下游企业总数越多,企业碎片化程度越高,集中度越低的行业,依靠互联网提升效率的空间越大;2)产业价值链:研发、生产、销售中间涉及的环节越多,价值链条越长,行业被互联网赋能的可能性就越高;3)交易双方搜寻成本高、互联网化程度低的行业,越需要产业互联网赋能;4)行业的市场空间、行业的需求量足够大,数字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潜在效益才足够高。从上述视角,能为B端提供企业服务和数据支持的公司将快速成长。展望2019年,建议重点关注技术、数据或者资源壁垒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的细分领域龙头,包括:金融科技、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率先布局云计算、AI的互联网企业。

[1] 数据来源:https://www.gartner.com/en/newsroom/press-releases/2017-02-07-gartner-says-8-billion-connected-things-will-be-in-use-in-2017-up-31-percent-from-2016

[2] 参见兴业研究策略专题报告《棋至中盘: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20181210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业研究公司",CIB Research)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分析师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编辑:zmh

关键字:企业产业互联网2018年模式市场行业共享技术新兴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