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天津 > 正文


不负少年报国志 科学巨擘出津门(图)

时间:2019-01-17 09:39:12   来源:天津日报

[导读]“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昨日去世 家人讲述往事 母校师生追忆院士风采 不负少年报国志 科学巨擘出津门(图) 任悦 李海燕 王搏 信华

2007年于敏院士曾重返母校耀华中学,与师生一起交流。

中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于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7岁在芦台镇读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的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49年考取研究生,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这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直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都是严格保密的。

家国情怀与诗意人生

记者联系到于敏的堂弟于确,于确一家正在连夜赶往北京的路上,因为心情十分悲痛,电话中的于确声音有气无力,但仍然坚持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我是于敏的堂弟,虽说是堂兄弟,但是比大哥小26岁,应该说是被大哥带大的。”于确在电话中哽咽着对记者说,“我们家族,从我父亲那一代起就没分家,以前大伯父是我们的大家长,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大哥也就成了我们的大家长。”正是这份亦兄亦父的感情,让于确对大哥更加敬重。

在于确的眼中,于敏是一个充满家国情怀的人,诸葛亮、岳飞的诗词文章,是于敏的最爱,家族的兄弟子侄自然少不了耳濡目染。

1926年,于敏出生于宁河县芦台镇,从小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历史演义。父亲在天津做小职员,母亲生于普通百姓家庭。生逢乱世的他,青少年时代历经了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看到的是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里“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他崇拜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向往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倾慕岳飞和杨家将的精忠报国以及文天祥的威武不屈和凛然正气。更渴望能出现诸葛亮、岳飞式的英雄人物,来荡寇平虏,重振河山。

7岁时,于敏进入芦台镇第一小学读书。这所小学始建于1898年,是由徐世昌等人合办的八旗奉直第一号小学堂,是全国首创的州县地方学校(今芦台第一小学)。毕业后,他考入天津木斋中学。木斋中学由天津近代教育家、藏书家卢木斋于1932年捐资兴建。当时,于敏已经是有名的才子,高二时,有一次参加高中三个年级的基本常识统考,考试知识量很大,他几乎无所不知,张榜时得全校第一名。高三时,于敏转到当时天津最好的学校——耀华中学读书。

从上学到工作,家国情怀一直是于敏的精神支柱。

在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为国奉献的日子里,于敏常常想起的是诸葛亮,矢志不渝,六出祁山。试验前的讨论会上,他曾激动地朗诵起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一口气背诵到底更显意气风发。

功成身退,和儿孙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于敏会教孙子背诵古诗词。他教孙子学会的第一首诗词就是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于家客厅里高悬的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十个字,已是于敏老先生一生谦逊的最佳注解。

在于敏老先生73岁那年,曾以《抒怀》为题赋诗一首:“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短短一首诗,精准地概括了“两弹元勋”、“氢弹之父”的传奇一生,也是于敏老先生诗意人生与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爱动脑筋的“学霸”

昨天,记者来到了于敏院士曾就读过的耀华中学,这里的师生们无不以“氢弹之父”是自己的“老校友”为骄傲。耀华中学任奕奕校长介绍:于敏院士是我校1944届校友,荣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耀华人的楷模和骄傲。

据介绍,于敏在耀华读书时,对他影响最深的是他的两位老师。语文老师王守惠教古文和古典诗词,他讲课时旁征博引,不但加强了于敏对文学的兴趣,而且使他领悟到观察和思考问题一定要高屋建瓴。数学老师赵伯炎,讲课时不只传授知识,而且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同学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耀华的老师对于敏的培育和熏陶,使他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习新东西,他总要广泛地涉猎相关的知识,联系所见所闻,把所学放在更大的范围内去综合思考。每读一本书他总是越读越厚,知识也随之愈来愈博;他又总是边读边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将书由厚读薄,由博返约。

耀华中学校友会刘学宇主任介绍,当年,于敏由于成绩优异,被推荐到耀华中学读书,他来到了耀华后,非常喜欢这个学校,尤其喜欢这里的图书馆和老师。一有时间就钻到图书馆里去,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于敏是个喜欢动脑筋的人,他深知基础乃治学之根本。在耀华,除日语外,他的各门成绩都名列榜首,加之他待人诚恳,在学习上乐于助人,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和器重他。

于敏院士一直关心耀华的发展和教育问题,他曾重返母校与耀华学子探讨青年成长之路,耀华师生也多次看望于敏院士,讲述学校的发展和变化。2013年9月22日,耀华学校领导前往北京看望于院士,在交谈中,于敏院士回忆起他在耀华学习生活时的情形,提到了在礼堂集会、到图书馆借阅外文书籍等学习生活点滴。他说,“耀华的时时事事人人都是有故事的”,“教育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才能发展得更好”。最后,于敏还为学校题写了“根深 源远 宁静”,希望年轻学子能勤奋刻苦,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理工男”偏爱文学艺术

于敏是一位物理学大家,不过,他可并不只是个热爱公式和定律的科学家,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耀华中学高三语文老师王欣从老校友的介绍还有一些资料上了解到,于敏院士在学校时就酷爱读书,文学书箱也是他的最爱。他选择科学作为自己未来的方向,当他读到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时,他想,他的“吴钩”就是科学,他要用科学收取“关山五十州”。于敏院士到了晚年,一天至少要拿出3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包括《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有时,他还会去看上一次自小就爱看的京剧。

王欣老师觉得,在很多人看来,科学与文学是相距最远的两个学科。人们很难想象,一种致力于自然探索的努力和一种致力于人自身灵魂的探索之间,能够找到哪些共同点,也很难想象,它们之间的距离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得以消除。在于敏院士这里,让科学与文学实现了最完美的平衡。所以,王老师也会经常对现在的学生说,要像老校友于敏院士一样,做博学、勤学、把科学与文学融会贯通的人才。

院士返乡不忘“返校”

于敏院士曾于1932年至1938年在芦台第一小学就读。作为于敏的母校,这里建起了一个以于敏命名的科技乐园。据副校长付连水介绍,这间科技乐园里面有校方制作的关于于敏的专题片,书架上摆放着很多孩子们创作的科技作品,还有声、光、电等各类趣味实验道具。“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 付连水说,如今“于敏科技乐园”已经成为学生初窥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窗口和兴趣园地、实践基地。

2014年,付连水曾与学生代表到于敏家中拜访。据付连水回忆,于敏老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在当时精神状态非常好,他非常关心学校的发展,仔细询问了学校的近况。“我们带过去很多学校的照片,于敏老先生一张张看,之后又询问了学生人数、班级设置等。”聊天过程中,于敏老先生还告诉付连水一个“秘密”。原来,早在2005年,于敏曾和老伴儿、儿子儿媳以及孙子一家人回到家乡芦台,并来到母校参观,于老先生的儿子拍摄下了视频。“我看了视频才发现,当时学校正在放假,几乎没有人知道于敏老先生那次回过学校。”

临别之前,于敏老先生还为学校师生录了一段视频,并给老师们题了8个字:“教书育人 敬业乐业”,还欣然为学生题词:“努力学习 莫负大好时光。”足见于敏老先生对家乡子弟的关爱之情。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任悦 李海燕 王搏 信华

(采访中,宁河区区委宣传部张立民、滨海新区广电公司贾斌、宁河区广电局苗国栋、李月欣均提供协助)

编辑:zmh

关键字:于敏不负科学院士学校耀华耀华中学老师诸葛亮岳飞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