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正文


最高法:北上广等12地将试点移动微法院

时间:2019-03-23 11:02:2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导读]昨日,最高法在浙江宁波召开移动微法院试点推进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中国移动微法院将在总结浙江省各级法院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在北京、河北等全国12个省区市辖区内法院全面推广试点

北京青年报讯(记者 孟亚旭)昨日,最高法在浙江宁波召开移动微法院试点推进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中国移动微法院将在总结浙江省各级法院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在北京、河北等全国12个省区市辖区内法院全面推广试点。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移动微法院”此次试点范围从浙江省扩大至北京、河北、辽宁、吉林、上海、福建、河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青海12个省(区、市)辖区内法院。试点工作自2019年4月1日陆续开始,期限一年。

试点的案件范围显示,“移动微法院”项目适用于试点法院受理的民商事第一审、第二审和执行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案件除外。

试点内容包括,建设移动端诉讼平台,依托微信小程序等技术手段,搭建移动端诉讼平台,实现审判执行系统与移动诉讼平台的有效对接。

支持移动端在线诉讼,通过“移动微法院”诉讼平台,支持依托移动端以在线方式完成案件的起诉、受理、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庭审、宣判、执行等诉讼环节,辅助当事人和法官在线开展诉讼和办理案件,探索完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案件审理模式。

试点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执行案件等通过移动微法院小程序端口,将实现诉讼流程在线流转,诉讼服务网上办理。

全国试点工作将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建设移动微法院总入口及用户管理平台,相关高级人民法院按照要求和技术规范,今年9月前完成分平台建设,并统筹指导辖区法院完成移动微法院与现有审判、执行系统的有效对接,做好运行前的测试准备等工作。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移动微法院基于微信小程序,利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实时音视频交互等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民商事一、二审案件从立案、缴费、证据交换、诉讼事项申请、笔录确认、诉前调解、移动庭审、电子送达、沟通交流,到执行立案、终本约谈、线索举报、外勤采集等全流程在线流转,提供诉讼服务网上办理,随遇接入、即时服务,努力实现老百姓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的目的,也为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人民调解员等提供了工作便利。

2017年起,移动微法院已先后在浙江宁波两级法院、浙江全省法院率先探索运行。经过多个版本应用测试,目前通过微信小程序,移动微法院已可实现网上立案、查询案件、在线送达、在线调解、在线庭审、申请执行、网上缴费等20余项功能,实现从立案到执行全流程在线流转,实现诉讼服务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等。

编辑:zmh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人脸识别试点工作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