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 正文


监所有双不下班的“检察眼”

时间:2019-10-27 09:13:43   来源:法制日报

[导读]监所有双不下班的“检察眼”□本报记者刘志月□本报实习生刘欢□本报通讯员朱凛睿叮——警报声响起,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王霞马上点开了刑事执行监控视频智能分析系统。从系统自动截取的视频里,王霞发现,江汉区看守所内,有被监管人员未穿囚服,且无监管干警陪同,独自出现在监区过道中。她赶紧传呼值班民警处理并展开调查。

叮——警报声响起,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王霞马上点开了刑事执行监控视频智能分析系统。

从系统自动截取的视频里,王霞发现,江汉区看守所内,有被监管人员未穿囚服,且无监管干警陪同,独自出现在监区过道中。她赶紧传呼值班民警处理并展开调查。几天后,一封检察建议书送达公安机关,建议其加强对在押人员的规范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没多久,公安机关积极响应检察建议,进行全面整改。

这并不是监控视频智能分析系统第一次发布警报。今年以来,江汉区检察院利用该系统实现对重点区域收押人员、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针对看守所监管违法行为发出检察建议两份,均得到有效解决。

作为湖北省首家“智慧检务”项目驻所检察室监控视频检察系统试点单位,2018年7月,江汉区检察院与科技公司合作研发在押人员行为视频分析系统。该系统借助计算机持续、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代替人工处理长时间的录像文件,对看守所的海量视频数据进行高速分析,抓取生活、监管、办公活动中的异常信息,形成相应事件告警,提醒相关人员给予重点关注,为其开展监督工作提供线索,并在后续监督过程中,提供对海量视频监控数据进行多条件综合搜索和跨摄像头搜索等功能,辅助相关人员进行监督检察,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装上在押人员行为视频分析系统后,我们确实省心许多。”王霞介绍,系统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安全控制:事前识别可疑人物,发出预警,防止突发事件发生;事中即时警报,对聚集、剧烈运动等异常行为第一时间报警,利于监管人员快速反应;事后大数据分析,汇聚积累人物历史轨迹数据,通过视频提取检索,为事后排查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经过一年的调试监测与试运行,截至目前,江汉区看守所150多个摄像头中,有20路视频信号连通该分析系统,视频信号覆盖监舍、放风场、禁闭室、门禁出入口等重要场所。

“以前,视频监控的智能化程度远远不够,只能依靠人工值守识别。长时间盯着156台监视画面看,极易产生疲劳,导致疏忽,效率低下。”第三检察部负责人李平说,“在押人员行为视频分析系统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痼疾’,我们驻所检察官亲切地称它为‘24小时不下班的细节捕捉者’。”

李平介绍,最初智能分析系统识别异常情况为在押人员聚集、打架、异常徘徊或无警务人员随行情况下单独出现等违反禁令的行为。随后,该院联系科技公司完善系统,扩大识别范畴,将非法、连续看押,管理异常、监管异常等执法人员不规范行为纳入预警,实现全方位检察监督,“这一举措不仅方便驻所检察官开展工作,也保障了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据悉,江汉区检察院在后续使用中将逐步扩大监控范围,实现人像建库,同时完善系统智能化程度,力争识别更精准、使用更人性化,发挥智慧检务最大效用,切实提高驻所监督水平。

日前,该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并在调试完善中。

编辑:zmh

关键字:检察眼系统人员视频分析所有监控监管检察监督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