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历史 > 正文


故宫里的门匾上竟然有支断箭,为什么二百多年过去竟无人敢拔?

时间:2020-02-21 09:59:47   来源:搜狐

[导读]北京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城,这里住的是皇帝,因此在故宫这里留下了太多的历史故事。想必去过故宫的朋友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事情,在故宫的隆宗门的牌匾上竟然插着一支断箭。要知道,隆宗门位于故宫乾清门前广场西侧,与东侧的景运门相对而立,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单昂三踩斗拱,彻上明造,梁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明间及两次间辟为门道,门扉设于后檐金柱处。门道内外设礓磋慢道以便车舆出入。

北京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城,这里住的是皇帝,因此在故宫这里留下了太多的历史故事。想必去过故宫的朋友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事情,在故宫的隆宗门的牌匾上竟然插着一支断箭。

要知道,隆宗门位于故宫乾清门前广场西侧,与东侧的景运门相对而立,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单昂三踩斗拱,彻上明造,梁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明间及两次间辟为门道,门扉设于后檐金柱处。门道内外设礓磋慢道以便车舆出入。

门内北侧为军机处值房,门外正西为慈宁宫。此门是内廷与外朝西路及西苑的重要通路,是紧靠皇帝住所的一处重要禁门,非奏事待旨及宣召,即使王公大臣也不许私入。

这样一说,您是不是觉得更奇怪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怎么会怎么会有支箭射到门匾上呢?并且,在故宫这样一个皇家禁地,除了守卫皇城的侍卫,是不允许任何人带兵刃进出的。为何独独在隆宗门的门匾上插着一支断箭,并且在经历里两次翻新之后,却一直没有人拿下来呢?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要说起这支断剑,咱们得从嘉庆年间说起,咱们都知道清朝是满人执掌天下。当年,在汉人占绝大多数的中原地区,这被视为异族入侵,所以清朝建立之初,反清复明的呼声就很高。虽然后来经历了多年的努力,政治局势终于稳定下来,而且制造了“康乾盛世”,然而在所谓的“盛世”之下,实际上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在嘉庆即位后,不得不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再加上贪官横行、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农民起义烽烟四起、如火如荼。其中,北方有一个打着宗教团体旗号的起义组织,叫做天理教。这个组织又称荣华会、白阳教,是清初创立的白莲教支派之一。

本来在最早的时候,白莲教徒是不杀害任何的生物的,每天吃斋念佛,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但是后来慢慢的就到了清朝的时候,变成了明间的一种力量,虽然在清朝政府的激励压制下,但是力量还是越来越大。到了嘉庆的时候,这一股力量已经变成了一股明间的起义力量了。

等到了嘉庆十八年的时候,天理教准备起事,计划由林清负责率军攻入紫禁城,占领北京;李文成、冯克善率部从河南、山东北上接应,打算一举推翻清朝统治。

他们趁着嘉庆帝外出打猎,紫禁城的护卫几乎都去保护嘉庆帝了。于是,林清就率领二百教众乔装潜入北京城,分别攻打东西门,由于东门有人接应,所以很快的攻进去了,但是西门却还是有一段时间没有攻下去。

等着天理教的人攻打到了隆宗门的时候,无论自己人怎么在外叫里面就是没有人去开门。即使准备了很充分的弓箭,这个时候也打不开。天理教与清军在隆宗门外进行了一场厮杀,最终还是因为实力有限而不敌。而隆宗门上的那支箭,就是那时留下的。至于为什么不把这支箭拔下来呢,嘉庆皇帝有自己的打算!

当时有大臣提出过建议,因为一支断箭插在牌匾上既影响美观,也是清廷的耻辱,毕竟都让人打到家里来了,还不够耻辱吗?可是嘉庆皇帝不让拔,说要留着它警戒后世!

尽管天理教民变没有嘉庆初年川陕白莲教民变的规模,但其深入皇宫的事实确实让满清政府感到惊悸不安。嘉庆希望这个箭镞能够对给后世子孙们提供一些警戒,让他们保持一种紧迫:务必宽仁爱民,勿为害民之虐事。并且下令,有谁敢私自拔下隆宗门上的断箭,立斩不饶。就这样,这支箭一直保留到现在,二百多年过去了,门匾上的箭头还在!

编辑:zmh

关键字:嘉庆隆宗门门匾故宫清朝天理教时候支箭白莲教北京故事传记嘉庆故宫隆宗门林清天理教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