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两性健康 > 正文


天津45至69岁每2年要做乳腺X线筛查

时间:2021-07-06 11:49:32   来源:天津日报

[导读]由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市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天津国际乳腺癌大会日前召开,中国工程院...

由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市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天津国际乳腺癌大会日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教授会上对我国首个《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郝希山院士说,《指南》是以中国抗癌协会和天津医大肿瘤医院牵头开展的三项覆盖我国31个省份涉及城乡100多万女性乳腺癌筛查项目为基础,对大样本乳腺癌流行病学调查、疾病筛查和统计分析总结,并参考欧美及东亚等国家的最新乳腺癌筛查指南或共识制定完成。《指南》的制定符合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特征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要求,对进一步规范我国群体乳腺癌筛查,更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患者远期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指南》给出乳腺癌筛查方案从筛查起始年龄、筛查方法、筛查时间间隔三方面入手,提出45至69岁一般风险女性,推荐每2年一次规律性乳腺X线筛查。对于来自乳腺癌高危家族且明确携带乳腺癌相关突变基因的女性,建议自35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核磁共振检查。对于无早发乳腺癌家族史或不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的其他乳腺癌高风险女性,建议40至44岁期间每年1次乳腺超声筛查,当乳腺超声筛查阴性时,建议补充乳腺磁共振检查;45岁后推荐每年1次乳腺X线联合乳腺超声筛查,当两种筛查方式均阴性时,建议补充乳腺磁共振检查。

  三大项目百万女性获益

  大数据结论奠定筛查策略

  “我国自1989年以来的数据表明,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0年至2015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由31.90/10万上升至45.29/10万,显著高于全球乳腺癌发病的增长速度。目前,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城市女性首位、农村女性第二位的常见恶性肿瘤。”郝希山院士说。

  统计显示,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比,2010年至2014年城市及农村地区女性乳腺癌死亡率趋于平稳。即便如此,我国女性乳腺癌的 5 年生存率为73%,农村地区为55.9%,而美国女性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达89%。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多项研究业已证实,乳腺癌筛查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最有效方法。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也显示乳腺癌筛查后10年,乳腺癌死亡率大约降低20%。美国1975年实施乳腺癌筛查以来,目前临床就诊的早期乳腺癌比例已高达85%以上。“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45至69岁之间,比西方国家提前10岁左右,人群筛查率仅为21.7%,制定适合中国女性特点的群体性乳腺癌筛查指南势在必行。”郝希山院士表示。

  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分布不均衡,存在乳腺X线设备短缺、部分地区医保不覆盖乳腺X线检查等原因,乳腺癌筛查仍处探索阶段。中国抗癌协会协同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组织的专家团队先后主持开展了多项全国性乳腺癌筛查项目,包括2008年至2009年39.8万城市女性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乳腺癌筛查项目(CNBCSP-Urban)、2009年至2011年82.9万农村女性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两癌”筛查项目中的乳腺癌筛查项目(CNBCSP-Rural)以及2008年至2010年5个地区4.3万女性多中心乳腺癌优化筛查方案研究项目(MIST)。三项筛查项目覆盖31个省份,受益女性超过100万,乳腺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同期肿瘤登记报告的乳腺癌发病率。相比同期临床就诊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特征,筛查发现的早期乳腺癌的比例更多,肿瘤更小,淋巴结转移更少。“MIST项目为中国唯一一项基于大规模自然人群,以同步盲法评价乳腺触诊、乳腺超声、乳腺X线3种乳腺癌筛查方法及筛查效果为目的的多中心筛查队列研究,获取了我国以人群为基础的乳腺癌筛查基础数据,为本次指南的制定奠定了基础。”郝希山院士说。

  乳腺癌有六大危险因素

  乳腺X线检查是主要筛查手段

  本次《指南》对筛查人群进行了细化,从筛查年龄、筛查方法和筛查间隔三方面规范了筛查路径。据介绍,《指南》将筛查人群分为一般风险人群和乳腺癌风险相关人群。乳腺癌风险相关人群判定标准为6个常见乳腺癌危险因素即初潮年龄早(小于或等于12岁)、绝经年龄晚(大于或等于55岁)、首次生育年龄晚(大于30岁)、服用过避孕药、肥胖(体质指数大于或等于28 kg/m2)、乳腺癌家族史)中,具有1个或更多危险因素的女性。根据有无早发乳腺癌家族史和是否携带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情况,《指南》又将风险相关人群分为高危风险人群和其他乳腺癌风险人群。

  在筛查年龄方面,一般风险女性推荐45至69岁进行规律性筛查,40至44岁和年龄>69岁身体健康且预期寿命>10年的如有意愿可以接受筛查。年龄<40岁推荐不接受规律性筛查。高危人群规律性筛查提前到35岁,其他风险人群可以从40岁开始接受筛查。

  “《指南》将我国女性乳腺癌筛查起始年龄适当前移,定位在45至69岁之间。这个结论是综合CNBCSP-Urban和CNBCSP-Rural两项筛查结果后得出的。”郝希山院士说。两项筛查显示,我国女性乳腺癌年龄发病率趋势为25岁以前发病率相对较低,35至45岁增长速度加快,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45至69岁之间,70岁之后出现下降。而欧美国家女性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在55岁以后,且发病率随年龄呈持续上升。

  “在筛查方法的选择上,国内外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方法主要有乳腺X线、乳腺超声、乳腺触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国外所有指南均主张乳腺X线用于乳腺癌筛查,证据级别最高,不推荐乳腺超声和乳腺触诊。我国MIST研究结果显示,乳腺X线筛查乳腺癌的灵敏度(85.86%)显著高于乳腺超声(62.75%),后者显著高于乳腺触诊筛查的灵敏度(42.16%)。”郝希山说。本次《指南》推荐一般风险女性以乳腺X线检查为主要筛查方法,每2年一次。乳腺X线筛查阴性的致密型乳腺女性,补充乳腺超声筛查。致密型乳腺有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我国女性致密型乳腺的比例为49.2%。40至44岁的其他乳腺癌风险女性推荐乳腺超声筛查,每年1次。当乳腺超声筛查阴性时,建议每年1次补充乳腺磁共振检查。该类女性45岁以后推荐乳腺X线联合乳腺超声筛查,当两项筛查均阴性时,建议每年1次补充乳腺磁共振检查。

  高危女性筛查提前至35岁

  易感基因突变检测需专业解读

  国内外不同组织或机构对乳腺癌高危风险女性界定的范围不尽相同,结合我国女性生理特征,本次《指南》重新定义了乳腺癌高风险人群为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至少有2位一级或二级女性亲属曾患乳腺癌;至少1位一级亲属携带有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男性乳腺癌;自身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一级亲属中有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曾患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曾接受胸部放疗。此外,如果一级亲属中至少有1位乳腺癌患者同时符合以下1个条件:发病年龄≤45岁;患有2个原发性乳腺癌,同时首次发病年龄≤50岁;发病年龄为45至50岁同时至少1位一级亲属患有任何年龄的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或者发病年龄不限,同时至少有两位亲属患有以上肿瘤。

  《指南》还对备受关注的高危风险人群的乳腺癌易感基因分子检测及相关预防措施提出初步指导。“国内3项研究数据显示,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年龄<40岁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以及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双侧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1/2突变率分别为12.7%、27.0%以及30.0%。携带BRCA1和BRCA2突变的健康女性到70岁累积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分别为37.9%和36.5%,普通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仅为3.6%。因此,利用分子诊断技术对乳腺癌高危风险女性进行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郝希山院士说。《指南》建议有意愿进行基因检测的乳腺癌高危风险女性可行BRCA1/2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前后,均强烈推荐向乳腺癌专业医师进行咨询,以求充分了解基因检测的潜在获益、风险和局限性,并寻求对基因检测结果的专业解读。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