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 正文


鲁西北乡村以“菜”为媒吸引青年人返乡“扣棚”

时间:2022-02-04 09:10: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读]2月2日凌晨,一辆满载着15吨尖椒、西红柿等蔬菜的大货车发车,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发往北京、河北、天津等中国各地的蔬菜批

2月2日凌晨,一辆满载着15吨尖椒、西红柿等蔬菜的大货车发车,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发往北京、河北、天津等中国各地的蔬菜批发市场。这些新鲜采摘的瓜果蔬菜,将出现在万千家庭的餐桌上,成为一道道美味的佳节团圆饭菜。

  在中国“北方蔬菜第一乡”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近年来,由返乡青年种植的大棚蔬菜,正源源不断地供应多个城市的“菜篮子”,打响了“棚二代”“耿店”品牌。

  耿店村被称为“鲁西小寿光”。当天,记者在“棚二代”曹有忠的大棚中看到,辣椒、西红柿等新一茬蔬菜已经进入采摘时节。“眼下是比较忙的时候,这些蔬菜每天有6、7万斤的产量,将在最短时间内被运送到北京、上海、河北等地的大中超市。”曹有忠告诉记者,村中现有大棚700多座,占地面积3000多亩,种了西红柿、黄瓜、辣椒、草莓等。

  耿店村先后吸引了100余名像曹有忠一样的“棚二代”,带着“棚媳妇”“棚女婿”回村创业。年轻人返乡后,使用新设施、新技术,探索新的销售模式,让村内的蔬菜产业越做越大。

  今年32岁的耿付建,是耿店村第一个回乡种菜的“棚二代”。他告诉记者,前几年外出打工时,村里还是另一番境地。“当时60多个‘小土棚’,主要种芸豆,菜农起早贪黑还卖不出好价钱。年轻人嫌累,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2010年,耿付建结束了5年深圳打工生涯,回到村中,接过父辈的营生——种大棚。目前,耿付建拥有11个蔬菜大棚,年收入逾30万元(人民币,下同),走出了规模化种菜的致富路。“耿店村从事大棚种植的年轻人已占九成,真正实现了蔬菜产业‘后继有人’。”耿付建告诉记者。

  任传华种植了21座蔬菜大棚,被村民称为“棚王”。他自10多岁就跟着父亲任再友种菜,成年后外出务工,后来又返乡种菜。他告诉记者,相比10多年前“早上拉晚上拽”的老式“小土棚”,现如今,村里的大棚装上了卷帘机、水肥一体化和滴灌等设备,种棚变得更简单,而且收入成倍翻。在他的大棚内,加装了无线温控、轨道车等设备,3名工人轻松管理两个大棚,用工成本大幅减少。“2021年种的西红柿、青椒,预计可收入百万元以上。”

  谈到2022年的新规划,全国人大代表、耿店新村党委书记耿遵珠告诉记者,2021年,耿店村与周边10个村联合成立耿店新村,以抱团发展的形式将成功经验向周边辐射,带动共同发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耿遵珠告诉记者,耿店村还建起“棚二代”创业园;注册了“棚二代”商标,建起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引进浪潮集团的“质量链”平台;建起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现有返乡创业的“棚二代”累计100多人,集体积累1000多万元。

  目前,耿店新村共有2万多亩土地,其中包括东邢湖水库以及周边5000亩林地,有粮食大田和蔬菜产业。“把土地托管流转到合作社统一规划,能建棚的地方种果蔬,适合发展林地的多栽树,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实现机械化,为国家的‘米袋子’‘菜篮子’‘树林子’多做贡献,带领更多百姓一起富。”耿遵珠说。(完)
编辑: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