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科技 > 正文


西北大学团队揭示5.2亿年以来舌形贝演化奥秘

时间:2023-03-10 14:4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读]记者9日从西北大学获悉,该校古生物团队通过大数据整理分析和壳体形态解剖研究,得出舌形贝类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在奥陶纪时期就已建立,其壳...

记者9日从西北大学获悉,该校古生物团队通过大数据整理分析和壳体形态解剖研究,得出舌形贝类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在奥陶纪时期就已建立,其壳体形态和生活方式多样性达到高峰。随后,穴居型和群居型生活类型在奥陶纪末和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被随机性地保留下来。

  腕足动物舌形贝被达尔文定义为“活化石”,自寒武纪早期出现,历经了地球动物出现以来所有的磨难和自然灾害,尤其是经受了地球最严重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而繁衍至今。

  5.2亿年以来,舌形贝一直生活在泥质海底,其壳体3厘米至5厘米,最大不超过十几厘米,占有的生态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也被称作“草根”动物。

  研究表明,五次大灭绝事件中的奥陶纪末期和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对其壳体形态多样性的影响最大。寒武纪大爆发期间腕足动物已经出现了多种壳体形态,经过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其多样性进一步增加,并达到峰值。然而,随后的奥陶纪大灭绝事件使其壳体形态多样性发生明显缩减。古生代末期的二叠纪大灭绝事件使得舌形贝壳体形态多样性进一步减少。这一演化历程符合随机演化理论,即不可推测的特殊性事件,例如生物大灭绝事件,极大改变并重塑了生物群落的演化历程。

  同时,通过多项研究也支持了奥陶纪后随机演化是主导现代舌形贝演化的外在动力这种说法。腕足动物舌形贝在寒武纪大爆发出现后,经过自然选择的演化,壳体多样性得到空前发展。但在显生宙之后的两次或多次大灭绝事件中,壳体两侧平直的穴居类群得到了强有力的随机遴选,自然选择在奥陶纪之后舌形贝漫长的形态和生态演化中很少或者无法发挥作用。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