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要闻 文化 企业 理财 保险 消费 公司 区域 创业 责任 时评 调查
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国游戏产业年会首次举办游戏版权生态保护与发展分论坛

时间:2020-12-20 07:20:29   来源:信息时报

[导读]近日, 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游戏版权生态保护与发展分论坛在广州开办,这是中国游戏产业年会首次设立以游...

近日, 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游戏版权生态保护与发展分论坛在广州开办,这是中国游戏产业年会首次设立以游戏版权为主题的分论坛,足见网络游戏版权产业的重要地位。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的副秘书长、游戏工委秘书长唐贾军在论坛上指出:“由于以游戏作品为中心所衍生出来的角色形象、背景音乐、游戏直播、保护游戏衍生品都是我们游戏版权新的增长点,这种多种内容和服务形式融合并存的游戏产业生态,让我们游戏版权的生态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难断。”

  此次,游戏版权生态保护与发展分论坛聚集法律、科技专家和网络游戏产业中重要的厂商平台和内容机构,聚焦“游戏版权生态保护与发展”,立足行业现状,从科技、法律视角,深入探讨网络游戏版权的保护与未来发展,将有利于提升网络游戏产业链上的各方对游戏版权保护和规范的意识,了解行业目前对游戏版权保护的实践和需求。

  论坛上,腾讯研究院版权研究中心秘书长田小军在《中国游戏行业发展与游戏版权保护现状》的主题演讲中表示:“近些年,我国著作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激励精品游戏不断地涌现,包括上游的游戏开发商、发行商,中游的直播、短视频平台、MCN 机构与电竞赛事举办方,下游的 IP 改编市场与周边衍生品市场的游戏产业生态愈加成熟。著作权是游戏产业生态发展的核心之一,以电竞为例,不论是电竞赛事本身的举办,还是衍生与配套的直播、短视频、电竞媒体,解说、主播体系搭建,周边销售等,也都是以游戏作品为基础的生态。”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丛立先强调:“网络游戏作品,不管是角色扮演类,还是对抗类等,是一种大作品,符合著作权法关于‘类电影’作品的定义。在新《著作权法》实施后,可以纳入视听作品进行保护,可以更好地体现游戏作品的价值。网络游戏主播与直播平台,应在获得游戏作品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才可以对游戏内容进行商业使用。所谓的游戏直播者对游戏作品的‘转换性使用’,一般情况下不构成合理使用,况且,‘转换性使用’也只是美国《著作权法》‘四要素’的其中一个因素,不应直接适用我国司法。主播与直播平台在没有获得许可情况下,使用游戏作品内容,主播是直接提供作品的侵权行为,平台根据其参与程度,有可能构成共同侵权或帮助侵权。”

  网易法务总经理周洁在本次会议上强调:“IP是一种可成长的产品,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于合作方来说,合作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IP的增值和保护,我们也期待IP的生态持续壮大的同时,社会各界能持续关注品牌的价值,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共同促进产业健康蓬勃持续的发展。”

  虎牙主播经纪事务负责人杨文君在论坛中明确提到赛事主办方与游戏版权方的授权关系:“近年电竞行业发展迅猛,为直播提供了充分的土壤,催生了电竞赛事直播。电竞赛事直播涉及多方参与主体,游戏生产方、赛事主办方、直播主播、直播平台等等,也涉及多重法律关系,既要符合通过合同约定的商业规范,同时也需要适用著作权法的相关规范。同时,随着平台和自制赛事的增多,对于维权也提出了新挑战。”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