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频道 > 饮食营养 > 正文


糖尿病早发现不能依赖“三多一少”

时间:2022-11-15 09:40:45   来源:天津日报

[导读]昨天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也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主题系列活动的第二年,今年的口号是教育保护明天,目的在于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

昨天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也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主题系列活动的第二年,今年的口号是“教育保护明天”,目的在于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大医院都举行形式多样的线下线上糖尿病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

  2021年第10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约5.37亿,全球糖尿病患病率达10.5%,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约1.4亿,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我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段丽君主任医师表示,虽然经过多年教育及防控,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仍呈逐年递增、年轻化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老龄化社会变迁、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增加、体检普及以及亚裔人群的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等。

  段丽君说,临床上相当多的病人是因为诊断出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视网膜病变、肾衰竭、冠心病、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才发现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此时病人身体已经遭到严重打击。糖尿病患者尽早发现、规范治疗是避免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基础。但糖尿病的发病方式比较隐匿,不能依赖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三多一少”症状来排查,建议一般人群常规体检时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监测。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病、巨大儿分娩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患者更应该尽早启动血糖监测,体检发现空腹血糖≥6.1mmol/L或随机血糖≥7.8mmol/L,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自我监测、必要时选择适当的治疗,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进展。

  九成患者是2型糖尿病

  三级预防延缓和避免并发症

  段丽君说,采用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根据病因学证据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年龄通常小于30岁,病人“三多一少”症状明显,经常是因为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获得诊断,患者体型大多非肥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单基因缺陷、胰腺炎、胰腺肿瘤、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甲亢等病因导致的血糖异常升高。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代谢异常,有妊娠期间糖尿病和孕前糖尿病之分。

  “大约90%的糖尿病患者都是2型糖尿病,也是目前国家重点防控的慢性病之一。其防治策略分为三级。”段丽君说。一级预防目标是通过规律运动、科学饮食控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避免发生2型糖尿病,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

  二级预防的目标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已诊断的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推荐采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对20岁至74岁普通人群进行糖尿病风险评估。该评分表的制订源自2007年至2008年全国14省市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评分值的范围为0至51分,总分≥25分者应进行糖耐量和胰岛功能的检测。糖尿病高危人群是二级预防的重点人群,除了积极运动和健康饮食,一定要及早开始糖尿病筛查。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宜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对于具有至少一项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应进一步进行空腹血糖或任意点血糖筛查,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或随机血糖≥7.8mmol/L,建议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饮食、运动、药物、教育、监测是治疗糖尿病远离并发症的“五驾马车”,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实行。

  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延缓已存在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治疗需长期用药打胰岛素

  认识误区影响血糖达标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需要长期用药或注射胰岛素,由于对长期用药和胰岛素治疗存在诸多认识误区,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的血糖达标,这也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段丽君说。她还就市民普遍存在的药物和胰岛素治疗误区进行了解释。

  误区一:胰岛素会上瘾。有些糖友不愿意应用胰岛素是担心胰岛素成瘾,停不了。所谓的“药物成瘾”多指药物与人相互作用导致人体对药物产生欣快感,并萌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而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是病情需要,并非依赖成瘾。胰岛素是人体分泌的唯一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当患者血糖比较高时,说明自身胰岛素作用不足以降低血糖,必须皮下注射或者输注胰岛素治疗,病情稳定后,有些患者血糖逐渐减低,胰岛素是可以减量甚至停药的。而病史较长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应用胰岛素。

  误区二:胰岛素是自己用,可以不换针头。很多患者从节约的角度考虑, 认为胰岛素针头自己使用,每次用完之后拿酒精擦一擦,重复使用没问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胰岛素注射针头为了减少疼痛,表面有特殊涂层,酒精破坏这个涂层,造成注射疼痛。此外,针头的设计是尽可能纤细锋利,又要保证胰岛素注射通畅,所以前端壁很薄,重复使用,会造成前端薄壁变形,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反复使用的针头像钩针一样有倒钩,容易造成注射部位感染、疼痛、皮下脂肪增生,病变组织不能更好地吸收胰岛素,造成胰岛素剂量增加,不利于血糖管理。因此胰岛素针头都是一次性使用。

  误区三:胰岛素要一直放在冰箱内冷藏。胰岛素是生物制剂,未开封时需要在冰箱2℃-8℃冷藏保存。已开封的胰岛素在室温下25℃-28℃阴凉处可放置1个月,如放冰箱需复温后再注射。在夏冬季外出时,需将胰岛素放在恒温箱里携带,同时避免过度震荡。

  误区四:长期服用同一种降糖药,会逐渐耐药,效果变差。有些糖尿病患者确实会出现长期使用一组降糖方案,血糖控制不佳的现象,这主要是随着病程延长,胰岛功能逐渐下降导致的,所以不是耐药了,而是病情进展了。此时就需要到内分泌门诊进行系统评估,综合胰岛功能、肝肾功能、血脂、血压、糖尿病并发症及伴发病等情况来调整降糖方案。

  糖尿病难以彻底治愈

  新技术新理念延缓病程

  “目前,糖尿病还是一种无法彻底治愈的慢性疾病,但是已经有一些研究和技术能阻止和延缓糖尿病进程。”段丽君说。在疾病早期,尤其是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前期、肥胖或超重的青少年、产后的妊娠期糖尿病女性进行运动减重、均衡饮食、适当治疗的,有望达到糖尿病缓解。目前国际最新共识提出糖尿病缓解的定义是:停用所有的降糖方案至少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6.5%且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

  肥胖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尽量采取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者可考虑代谢手术治疗。代谢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其中部分患者的糖尿病可达到“缓解”状态,即术后仅用生活方式治疗可使糖化血红蛋白≤6.5%,空腹血糖≤5.6mmol/L。但代谢手术复杂,有多种术式,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程管理。代谢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微量营养素和评估营养状态。

  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胰肾联合移植是很好的选择,一次手术可以同时解决尿毒症和糖尿病问题。同时摆脱透析和胰岛素。单独胰腺移植对于1型糖尿病,反复无意识低血糖患者是一项选择,但不利的方面是需要口服免疫抑制药物。

  药物应用方面,不同种类和机制的药品日益增多,不仅改善血糖,还能起到改善胰岛功能、改善代谢指标如血压、血脂、体重下降等,有些药物还有利于慢性并发症控制,如可减少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心衰、慢性肾脏病等带来的风险的降糖药物。


编辑:zmh

关键字:

声明:网上天津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9528213;1482795735 E-MAIL:1482795735@qq.com